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头条 > 财经
造车新势力威马汽车减资,或为境外IPO作准备
潇湘眼洁
2021-09-18 12:53:18
阅读:4906
来源:潇湘眼原创
作者:杨冰洁
提要2020年威马汽车获D轮融资后,曾提交科创板IPO申请,但时至今日并未等来上市的确切消息。
【潇湘眼】9月18日消息,日前,威马汽车正在对股权架构进行调整。威马汽车运营主体公司——威马智慧出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2.09亿元减少至6.89亿元,减幅达42.99%。
此次巨幅减资后,威马汽车或将于今年第四季度进行新一轮融资,为海外上市做准备。
早在2020年9月,威马汽车获D轮融资后,曾提交科创板IPO申请,但时至今日,威马并未等来科创板上市的确切消息。这次威马转换了赛道,二度进军资本市场。
对于威马首次冲刺IPO失利,很多人可能并不惊讶。2020年10月,就在威马刚踏上申报科创板的审批路程之后,威马汽车突然接连发生三次自燃事故,导致紧急召回1282辆车。威马官方声明,召回原因是相关车辆由于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了杂质,导致动力电池产生异常析锂,极端情况下可能导致电芯短路,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并产生起火风险。

而该声明并未消除人们的疑虑,反倒是引发了热烈讨论,网友对其车辆安全性发出质疑。有同为造车新势力的业内人士直言,“威马现在很着急拿出产品车来过渡,不是一个上策,电池技术本身还有很大的突破,不到一定的程度,市场能够反应多少问题不清楚”。
此后,威马就延缓了在科创板IPO的申请。不止如此,2021年4月,威马汽车的资方之一——国投创益产业基金方面曾表示,威马汽车的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发现不少问题,诸如科技含量不足、研发费用率不高、持续巨额亏损等。不过随后威马汽车回应,指斥上述报道为不实消息,并表示上市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简单来说,对于威马而言,“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即便威马汽车为推动公司上市做出多重努力,但相较产品的含金量和研发投入比而言,威马“重资轻质”的战略布局早已误入歧途。回望同一时期成立的新造车企业“蔚小理”,其赴港IPO之路已在进行当中。

上市步伐落后,威马整体经营状况也略显疲态。数据显示,蔚来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41956辆,小鹏汽车同期累计交付30738辆,理想汽车累计交付30154辆,哪吒汽车则共售出21104辆。综合来看,威马汽车离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仍有不小差距。
回到此次减资调整,威马宣称“是基于战略需要与自身业务实际发展需求而做出的正常调整。”是否为了混淆视听,等到威马境外IPO之际再“打脸”实锤,我们不得而知。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湖南公布第三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长沙7个平台入围
湖南省工信厅10日公布湖南省第三批共18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名单,位于长沙的7个平台入围。 -
山东明水经开区联手海尔卡奥斯,共同推进数字园区建设
7月28日,2022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创新发展大会暨“工赋山东”专项行动青岛站启动仪式正式举行。 -
湖南前7个月签约“三类500强”项目187个 投资额同比增长19.9%
全省各地与92家“三类500强”企业合同签约投资项目187个,投资总额2601.91亿元,同比增长19.9%。 -
湖南新增两家银行办理商转公顺位抵押“直转”业务
该中心还新增了北京银行、兴业银行两家银行落地省直公积金顺位抵押“直转”业务,至此已有15家银行可以办理该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