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财经

新化红茶,能突围吗!

潇湘眼杰 2022-11-18 06:34:04 阅读:2761 来源:潇湘眼原创/杨冰洁 分享:

提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有根底,有决心,新化红茶一炮打响,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11月初在长沙举办的2022年第二届潇湘茶文化节上,新化茶企连获四大金奖,受到外界关注。

其中,湘熊茶业旗下熊山雾凇、大熊山古树白茶,天门香有机茶业旗下寒茶·黄茶、寒茶·红茶共4大品类,各自斩获“2022潇湘杯湖南名优茶评比”金奖。

新化茶叶在第二届潇湘茶文化节上连获金奖,图源于红网

不仅如此,此前第七届亚欧博览会中,新化红茶代表湖南红茶与新疆茶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快融入“一带一路”步伐;同时还在乌鲁木齐打造了新化红茶运营中心和体验店、专柜,以茶为媒推广这张闪亮的湘茶名片。

在1500多年的历史浸润下,红茶让新化成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货源地与起始点,如今站上时代风口,茶产业有望再为新化送来发展东风。

新化茶人采茶,图源于新化县人民政府网站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所说:“新化红茶,历史文化有底气、生态环境有灵气、荣誉品质有名气、现状未来展朝气。”

历史篇:

产量曾居湖南三分之一

新化产茶历史悠久,源于东晋、兴于唐宋、昌于明清、盛于民国与当代。新化红茶始制于咸丰四年(1854年)。

据五代(935)毛文锡《茶谱》中记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渠江起源于新化县奉家镇内,就是现在的渠江源景区所在地。

渠江源景区,图源于新化县人民政府网站

到了明代,新化茶叶经历一个大的发展时期,茶叶种植、生产处于高峰,茶市盛旺,渠江薄片更是被列为贡品,分官阶御赐,满朝皆以饮之为荣。

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新化宝大隆兴红茶荣获“名誉奖章”,“新化红茶”也先后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鼎盛时期,新化红茶产量曾为湖南省三分之一,全国六分之一,并设有新化茶厂、炉观茶叶科学研究所两座茶厂。新化县也被列为全国商品茶出口基地,新化红茶、红碎茶等畅销英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上千年的历史沉淀,赋予了新化独特的种茶、制茶和饮茶文化。境内大熊山、天门山、奉家山等产茶片区,也于时光淬炼中滋养了一批世代传承的老匠人,如李洪玉、王在富等一代老茶匠,成就了“好山好水出好茶”的佳话。

至今,新化县以“茶”字命名的地方多达51处,境内遗存有400多处古茶亭和古茶楼,260多个茶铺商号、180多个客栈、40多个茶市及茶歌、茶调、茶联、毛板船、资水滩歌等茶马古道、茶马水道,无不在向后人表白:这里曾是万里茶马古道的货源地与始发地

新化茶马古道,图源于新化县人民政府网站

沐浴着雪峰山脉的云腾雾绕,聆听着茶马古道的悠长蹄声,新化红茶在一代又一代茶人的传承下,始终散发着迷人的芳香,从历史深处走到了世人面前。

发展篇:

抢占“湖红之源”先机

2021年对湖南红茶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关于“湖红之源”的讨论很是热烈。安化、新化作为争论双方,各自亮牌,纷纷从红茶历史脉络、文献记载、遗存现状、茶俗文化等方面抛出论据,对“湖红之源”据理力争。

而2021年以后,双方不得不各自歇战,因为官方对“湖红之源”进行了“拍板”——授予新化“湖红之源”称号,正式确定新化红茶具备湖南红茶源头之实

新化红茶被授予“湖红之源”称号,图源于红网

结论一出,心有不服的网友依旧在舆论场吵得不可开交——有人认为,湖红之源在安化,核心产区是烟溪,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烟溪红茶同样斩获了金奖。

当然,网友的争论不无道理。据了解,早在隋唐年间,安化烟溪茶便开始生产,自明朝初始,烟溪红茶就开始经资江运至广州,驰名中外。鼎盛时期,烟溪镇300多家茶行盛行,形成了“茶市斯为盛,人烟两岸稠”的繁华景象。

但不管“安化”亮出多少底牌,新化手里“湖红之源”的招牌依然立得住、叫得响。因为据官方消息,新化红茶从时间维度的历史性、空间尺度的关联性、产能量度的主导性等三大维度上,都有作为“湖红之源”的底气与实力。

茶叶产业已成为新化“一县一特”、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图源于红网

展开来说,按照时间顺序,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有新化红茶的印迹;民国时期的文献中,可以看到新化红茶的相关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业公司设立了新化茶厂。这些信息足以表明,新化是个老茶区。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新化茶经历了曲折,现在要重新出发。

其次得益于新化得天独厚的种植环境——境内群峰叠翠、气候湿润、土壤富硒,特别是独特的“南风灌顶”小气候环境,共同造就新化红茶独特的“乌油紧实、蜜香悠长、甘鲜醇爽、橙黄透亮”天然品质。

同时,新化红茶还是一杯来自世界双遗产地的红茶,新化紫鹊界是中国唯一一处拥有全球农业文化和灌溉工程双遗产头衔的农耕宝地,是湖南红茶发祥地之一、茶马古道起点之一。可以这么定论:中国名茶产地当中,新化必占一席。

新化紫鹊界,图源于新化县人民政府网站

再者,新化拥有的古老茶种为制作优质红茶提供了原料基础。如今,新化仍然有近2万余亩全球罕见的原生态复合型古茶园。古老茶种、传统工艺、古法冲泡成就了新化红茶香高味醇、汤色浓透的优异品质,其丰富的茶黄素含量更是位居中国红茶之首,享有“健康茶黄素,地道新化红”“一克茶黄素,十两软黄金”的美誉。

新化红茶汤色红艳明亮,图源于湖南日报

技术人才也成为新化茶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近五年来,新化县联手湖南省茶科所启动“新化茶产业人才精准培养计划”,并在紫金茶业、月光茶业、蒙洱茶业等10余个茶企建立实训基地,累计为新化县培养茶叶技术骨干300余人,评茶员及茶艺师1000余人。

手握“湖红之源”的产业底气,新化在打造区域公共品牌上同样动作频频。潇湘眼发现,在抖音、知乎等社交平台上,关于新化红茶的话题热度一直远高于安化红茶。一方面反映出网友对于新化红茶的高关切度,另一方面这也是新化在打造红茶公共品牌上密集发声的成果——力求建立起大众对新化红茶的品牌认知,以及潜移默化将这一公共品牌推广开来。

在抖音上搜索“新化红茶”与“安化红茶”话题,图源于潇湘眼

目前,以“新化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为依托,新化县已注册红茶商标达32个,形成了天门寒红、渠江红、月光红和蚩尤古茶等四大品牌,其中“月光红”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展示;也制订了新化红茶、工夫茶加工技术和新化红茶溯源品牌追踪信息规程,共有6家企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和转换期认证,12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月光红”红茶,图源于湖南日报

但也要看到,新化的短板同样明显——产茶历史悠久但整体体量不大,截至目前新化茶园面积10万亩,茶叶综合产值10亿元,带动从业人员8万多人。

横比安化茶产业,2021年安化县茶园面积36万亩、茶叶综合产值230亿元,带动全县10万贫困人口脱贫。可见,在茶产业发展上,新化与安化尚有一段距离,新化亟需寻求一条切合自身而又能快速发展的道路。

未来篇:

用“新红”振兴“湖红”

安化已把黑茶做成两百亿产业,新化正欲仿效之成为红茶霸主,尽管目前新化红茶的综合产值不足安化黑茶的二十分之一,但潇湘眼依然相信,后期有着刘仲华院士等专家及团队的指导与助推,获得“湖红之源”称号的新化县,在茶产业发展上不难成为下一个安化。

新化也顺势而为提出了茶产业目标:到2025年全县标准化茶园达到20万亩以上,将新化红茶打造成100亿元产业。

一言以蔽之,新化红茶盘子不大,潜力大。

此前有坊间传言,在“湖红之源--新化红茶”专题听证讨论会上曾明确表示,“湖红之源”不是唯一性,而是代表性,希望新化茶人用好这块金字招牌,以红茶带动全省茶产业发展。

如此看来,“湖红之源”的结论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新化率先摘得“湖红之源”招牌,更需要站在湖南红茶乃至中国红茶的战略高度,从大局出发去撑起整个湘茶门面,从而振兴“湖红”产业。

以安化为镜,安化依托“黑茶之源”的传播推广,从一片萧条变成了中国产茶百强县第一,带动全县40余万人就业。“黑茶之源”的招牌就是真金白银,“湖红之源”的招牌也必然如此。

区别于同侪安化,新化可拥有自己的一套打法——在茶产业上培育“红茶为主、黑茶为辅”优势,通过进一步挖掘新化茶文化,加快推进茶旅融合建设。

目前,新化已培育出天鹏生态茶旅休闲农庄等7个茶旅示范基地,渠江源村、渠江源茶园成为湖南省唯一的茶主题文化公园,以及吉庆青文茶旅游乐园、天门香寒茶野荷谷、大熊山茶马古道等茶旅融合基地与景点不断壮大。茶旅产业融合逐渐成为新化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茶农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发家致富,图源于湖南日报

另一边,茶产业政策也在不断加码——新化县委、县政府将新化红茶产业列入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每年将整合投入茶产业的各类资金不少于1亿元,专项财政资金不少于2000万元,并拟培育1—2家茶产业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渠江薄片茶业已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图源于湖南日报

政策浇灌下的新化红茶,市场有规模、品牌有价值、产业有张力,无疑将为湖南红茶创造新的品牌增值。

潇湘眼也呼吁,希望湖南能积极整合全省种质资源、技术资源和文化资源,在带动新化茶产业经济崛起的同时,加快打造品质稳定、特点鲜明、功能凸显的现代“湖红”产品,促进千亿湘茶高质量发展。

后记

新化红茶作为“潇湘眼看湘茶”系列的最后一站,为“五彩湘茶”主题落下圆满句点。

前期,潇湘眼通过深入观察安化黑茶、长沙绿茶、桑植白茶、岳阳黄茶、新化红茶五大茶系产业发展状况,各自提出相关建议,力图从传播角度为千亿湘茶产业赋能。

在最后一站的新化之行,潇湘眼实地走访了新化红茶生产基地、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既感叹于新化脱贫后的建设新貌,又难免产生一些新思考:手捧“湖红之源”招牌的新化,在湖南茶叶新一轮市场争夺中究竟有几分胜算?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新化的邻居,也是湖南茶叶大县的安化,从公开数据来看,新化区位条件、交通状况等等都要优于安化,但人均经济总量和茶叶产量,和安化都还有一点差距。

新化在交通上是有起先发优势的。当下,新化境内湘黔线、沪昆高铁、娄新高速穿城而过,沪昆铁路途经境内60.05公里,沪昆高铁则有35.398公里属于新化段,铁路运输正成为新化联通外界的大动脉。

而相比之下安化铁路资源聊胜于无,目前仅在县内最西南处的平口镇设有安化站,对安化交通的辐射力相当有限;另一边,新化也在规划建设春田机场等支线机场,而安化目前仍只布局通用机场。

春田机场通航小镇项目,图源于新化县投资促进事务中心

在水运方面,安化也不具优势,目前安化柘溪水库资江干流共计60公里水运里程,但整体航道等级不高。而新化境内大小通航河流8条、通航里程达179公里,其中资水干流87公里为VI级航道,其余92公里为等外级航道。

新化手握如此诸多优势,按理在产业上应当有底气甩开安化一大截!但据2021年数据,新化县GDP总量是309.81亿元,119.65万人口,人均GDP25893元;安化县虽然GDP总量只有260.91亿,但平均到78.01万人口头上,平均GDP比新化足足高出近5000元/人,达到33407元。

同为雪峰山北麓地理条件复杂的山区县,安化县通过在茶产业上的力争上游,2019年4月成功脱贫摘帽,而新化坐拥比安化更优势的交通与资源优势,却赶在全面奔小康的尾巴,在2020年3月才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这不免让关心新化的人们担心——对照历史与近邻,观镜自省,新化能写好这篇近二十年未动笔的红茶文章吗?

再加之,安化在培育茶业市场主体方面本就已抢先新化一步。

过去,新化依赖脱贫攻坚难免滋生出一种“等靠要”心态,茶产业整体水花不大。潇湘眼通过此次走访,发现自2021年新化县委县政府提出“复兴千年茶乡”口号以来,相关的传播动作十分频繁,新化红茶的曝光度也在指数级上升,领导层们打响新化红茶品牌的思路还算清晰,但实际落地过程中,无论是政府层面的执行力,还是茶业企业的积极性,似乎都还与湖南其他县市区有些差距。

若新化红茶产业无法实现自我突围、主动争取优质资源,在五彩湘茶全面开花的格局中,仅靠政府造势,而无法实现有效的产销落地,恐怕是很难在一众兄弟县市中博出天地,就更别提与省外的强劲对手在市场上正面PK了!

总的说来,我们期盼在新化县委县政府思路清晰的同时,新化的茶产叶相关领导层、茶企、茶人都能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创新传播思路,扎扎实实苦干,如此方能不负新化红茶多年盛名!

期待新化百亿红茶梦早日实现。更期待湖南茶叶产量、产值和品牌继续更上层楼,让五彩湘茶成为湖南一张更加靓丽的名片!

Tags: 新化  安化  红茶  湖红之源  黑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