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财经

5年内,株洲人口为何要尽快破400万?

潇湘眼杰 2022-12-16 16:18:58 阅读:2588 来源:潇湘眼原创/丁丁 分享:

提要人聚城兴。

除了北上广深,国内大多数城市几乎都有共识——再不抢人,就晚了。

这不,最近“新一线城市”们开启抢人2.0模式。上一轮抢人大战推动包括长沙在内的数十个城市城均人口过千万。

近期,济南、宁波、大连、昆明、福州、石家庄等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门槛,新一线城市如郑州、西安、杭州、武汉等地规划的实际服务人口数量,则再接再厉,瞄准到2000万级别。

看到大家这么积极”,潇湘眼就放心了。

人口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兴旺的基石。特别是当下所有人都凝心聚力“全力拼经济”的现在,“抢人”更是每个有追求城市的必答题。

至于该怎么抢?怎么有效地抢?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个城市答题的姿势又不一样。

株洲醴陵瓷谷,图源于华声在线

典型如工业大市株洲,坐拥吸引人才的三大核心因素——强产业,高生活质量,低房价压力——基本契合大众“安居乐业”需求,这三大因素,任何一个因素有效放大,可以吸纳的人才数量都数以十万计。

更重要的是,当下的株洲,还收到了一个绝佳“抢人”大礼包。

近期,工信部牵头组织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落下帷幕,历时3年“赛马”,工信部从全国范围内筛选出45个能承担国家使命、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冲击“世界冠军”。

这场“国家队”的选拔赛,选出来的选手无一例外是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顶级的产业力量。获选数量多的城市或省份,意味着产业实力不可小觑。

湖南在这场产业角逐中夺得了4大“出道”席位。产业集群数量仅次于江苏省、广东省,和浙江省并列全国第三。

株洲和长沙各占两席,株洲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和长沙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双双入选“国家队”,无论是产业数量和产业规模均排全国前列。

孵化出两大“国家级”产业集群,无疑是证明株洲工业实力的顶级名片。

株洲中小航空产业发达,图源于株洲新闻网

再加上两大产业未来要代表国家制造业牌面,去征战全球市场,不仅意味着株洲先进轨道交通产业、中小航空产业会加速产业进化与释放更大强度的产业能量,对城市的影响也将广泛而深远。

在此过程中,株洲顺势而为,抓紧时机解决常年存在的人口问题,或许能事半功倍。

1

人口是株洲发展必须突破的问题

人少,在株洲发展路上不可忽视的短板。

尽管这么多年来,大家默认株洲是湖南省的第二城。根据今年10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内各个城市城区数据,株洲的城区人口确实也排在全省第二。

目前长沙市常住人口1004.79万人,城区人口554.64万人。株洲市城区人口排第二,有131.55万,岳阳市、衡阳市城区人口分列第三、第四,分别是106.73万、102.57万。

但要以GDP这一关键经济指标为标准,株洲在全省14个市州的GDP排名中,常年都只排在第五,位列岳阳、常德、衡阳之后,目前的GDP值还没有达到四千亿梯队。

核心的原因就是,株洲人太少。

株洲神农广场,图源于金鹰955

相比于岳阳市常住人口有504.2万人,常德有523.8万人,衡阳有662.1万人,株洲人口只有388.3万人,人口数量差距都在百万以上。

眼看国内人口自然增长越来越难——2021年全国16个省份常住人口出现负增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曾断言:2022年全国人口或将出现负增长。

聚焦各个城市的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流入多于人口流出——也就成了城市实现人口目标的主要渠道。

在此大环境下,国内各大城市之间的抢人竞争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过去十年,株洲的人口曲线几乎波澜不惊。从2012年的385.9万到去年的388.3万人,十年只增长2.4万人,增长实在太过缓慢——对比省会长沙十年增长257.7万人,株洲增长的人口还不够长沙的零头。

所以,如何取长补短,最大化发挥差异化优势,为城市吸引人才,便成了株洲守住人才增长底线的必答题。

特别是在省会长沙锚定未来5年,全市常住人口要增加到1200万的当下,株洲更加不能保持十年只增长2.4万人的效率,至少要以1年增2万,5年增10万+人口的小步快跑模式,加速夯实自己的人口基础,保持向上发展的人力动能。

2

强产业是株洲抢人的最大武器

株洲怎样做才能有效增长人口?对大多数人来说,终其一生的追求不过是“安居乐业”。

轨道交通和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入选 “国家队”,是株洲为人才提供“乐业”刚需,并以此开启高质量抢人的最好契机。

要知道,即便株洲人口基数少,但在过去十年,区别于岳阳、常德、衡阳等城市常年人口流失,人口分别减少了33.6万,38.6万,45万人,株洲人口至少还在正增长,核心关键在于,株洲是“制造大省”湖南14个市州中仅次于省会长沙的工业第二城。

株洲城区一景,图源于人民网

强城的核心是强产业,而强产业是吸引资金流、人流的最大王牌。

普通人而言,产业强意味着企业强,而企业强就意味着能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水,比肩新一线乃至一线的福利,以及不断上升的职业前景。

对城市而言,强产业意味着产业集聚,龙头聚焦,不仅能源源不断提供充沛的岗位,还是最大的人才吸引广告,自带吸引人才的魔力。

株洲,既然有强产业的良好基础,就必须要把这块长板的优势放到最大值,成为吸引产业人才的“核心要素”。

两大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队”,未来要打开更大领域的国际市场,不仅意味着株洲的产业实力会加速强大,也意味着,株洲发展国际化产业集群进程中,释放出来的足够有竞争力的薪资待遇,充沛的岗位数量,将为株洲人才发展趟平了道路。

株洲研发的智能车,图源于新华社

一方面,依托产业高速发展需求,株洲在对外引进人才方面,能提供出极具发展空间的平台和岗位,供全球产业人才享用。

在此基础上,当下株洲的人才吸引政策完全可以更上一层楼,站在全球舞台上向着国际化人才招手。

另一方面,强产业进程中释放的充沛岗位,能大量消化株洲教育体系培育的专项人才。

如位于株洲的本科院校“湖南工业大学”,从2016年就开始实践与中车集团合作办学,为株洲轨道交通产业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位于株洲经开区的“职教大学城”,每年在校大学专科生数量接近十万。相比于之前职教大学城只承担“人才运输站”功能,培养的学生们大多选择沿海发达城市,或者去长沙,不到20%的学生才会留在株洲。

株洲完全可以依托产业发展红利,实现人才在株洲实现闭环流动。

无论是培养有本科潜质的职校,为株洲的产业发展定向培养人才;或者是校企联动,实现技术人才培养和应用的双向奔赴,都能有效缓解本地学生学成后流失,为产业发展积蓄“人才池”。

3

株洲应利用“钱多离家近”的绝佳条件

乐业刚需之外,株洲也可以最大化利用已有的“安居”条件。

对大多数人来说,安居的核心要素是购房无压力,生活环境舒适,居住环境适宜,子女教育有保障。

而这些,株洲都能做到,甚至也可以把“安居”长板放到最大值,360度为人口增长保驾护航。

目前株洲的平均房价在6千左右,差不多是省会长沙的一半,如同长沙是国内省会或新一线城市中的“房价洼地”,株洲的房价在国内70个Ⅱ型大城市中,也称得上是“洼地”般的存在。相比于同在内陆省份的柳州、上饶、襄阳等地的房价均价都在7千、8千以上,在株洲定居,住房压力能小很多。

更重要的是,长株潭都市圈共建多年,以及今年年初长株潭都市圈正式跻身“国家级”,三市日益亲密的互动,能有力提升株洲的“安居”魅力。

株洲神农大剧院,图源于湖南日报

一方面,经过20多年的一体化合作模式,三市早在产业上握手成拳,协同共进。在株洲定居或就业,完全可以无差别享用长株潭三城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服务。

自2018年长株潭首届联席会议召开后,长株潭共同打造了10条产业链,在工程机械、航空动力等11个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目前,长株潭已经汇集了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院所、85%以上的科研成果。

典型如长株潭共建的新能源产业——长沙是比亚迪在深圳建立全球总部之后的全球新能源战略基地,株洲借势北汽在打造亚洲最大新能源车与燃油车共线制造基地,湘潭是吉利集团在中南地区的唯一战略基地。

今年10月,湖南省工信厅印发《湖南省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布局2025年省内汽车产量突破150万辆,新能源汽车超100万辆,产业总产值超3000亿元。

以目前湖南汽车产值刚过千亿的现状估计,未来3年,长株潭的新能源车产业,将进入全速冲刺期,在此过程中,新能源产业发展释放的大量岗位需求,又是株洲借力打力在全国范围内吸纳人才的好时机。

此外,依托湖南在北斗产业上的深厚积累,省内拥有北斗领域3大院士工作站,5大重点实验室,10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20多个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国防科技大学则完整见证北斗一号、二号、三号系统建设全过程,掌握国内北斗产业多项核心技术资源。

株洲因利乘便发展北斗产业,在株洲经开区打造“国际北斗产业名城”,株洲便可以从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源源不断吸纳产业人才。

另一方面,伴随长株潭半小时交通圈建设日趋完善,三市居民“通勤若比邻”。株洲市民在长沙或湘潭工作,长沙市民在株洲工作或生活,都不再有通勤上的压力。

去年5月起,长株潭城际铁路开启“公交化”运营模式,每天在长株潭三市穿行的列车有100多趟,搭乘城际需要的等车时间,和等公交车的时间已经差不多。

去年10月,连接长株潭的“三干”项目——芙蓉大道、洞株城际公路、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正式通车,株洲市民到长沙,开车一路绿灯,几脚油门就能到目的地。

如果株洲再往前一步走,紧跟长株潭西环线的建设进程,力求长沙地铁延长线直通到株洲市内,地铁+城际+公交+高速+高铁的立体式互动,株洲的安居条件无疑达到最大值。

而株洲的基础教育资源也不弱。长沙四大名校均在株洲设立分校,共享集团资源。市内顶级高中株洲二中的本科率达到95.4%,85+211+双一流的累计录取比例超过55%,成绩已经可以比肩长沙市腰部中学如麓山、南雅、明德、周南中学等。

在此基础上,如果株洲继续优化市内教育资源,打造出教育样本,每一个学生背后联动的家庭消费力,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无法忽视的力量。

有”安居“的条件,有“乐业”的基础,这是株洲在抢人方面的优势,也是必然要利用好的优势。

毕竟,人聚城才兴。

株洲目前已经是国内知名工业大市,未来不可避免要驶向工业强市的征途,在此过程中,与强城战略息息相关的人口基数、人才建设,将直接关乎株洲的未来。

所以,株洲要赶紧行动了,时间不等人。

Tags: 株洲  长株潭  人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