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财经

这就是澧县:我命由天更由我!

潇湘眼洁 2023-12-07 15:54:32 阅读:2376 来源:潇湘眼/当当 分享:

提要一个神奇的地方。

湖南北部的澧县,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在普遍的常识里,农业县的经济附加值低,经济发展很难超过工业县;

交通是经济的大动脉,没通高铁的县域,在经济发展上自然比通高铁的县慢一截。

但,澧县偏偏就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狠角色。

一个“看天吃饭”的农业县,以及身处湘鄂边,至今没有直达省会长沙的普铁,更没有通高铁。

但他的经济不仅比众多交通便捷的城市都强势,2022年的GDP有448.1亿元,超过了“湘南第一县”耒阳市。

澧县的人均GDP达到了 6.2万,比大多数受政策扶持,主打工业的县级市经济都发达。

这还不算完。

澧县更神奇的地方是,文化基因优越的,在整个国内看不到对手。

潇湘眼第一次认识“澧”,是屈原的《楚辞》。

“沅有芷兮澧有兰”,屈原将生于沅澧两岸的芳草,比喻高洁的人或事。

第二次,是走进澧县城头山,亲眼见证中华城祖·稻作之源,中国第一城的沧桑容颜。

澧县文明万年长,图源于澧县融媒体中心

果然,最有历史余韵的县,往往拥有最朴实无华的名字。

简简单单的“澧县”两字,背后承载的是沉淀万年的农业活史书。

今天,潇湘眼就用三个标签,

一把稻穗

一串葡萄

一块墨池

为大家介绍这座神奇之县——澧县。

澧县的第一个标签,是一把稻穗。

这把稻穗有点沉甸甸,历史的厚重度长达10000多年。

澧州古城墙 图源于澧县融媒体中心

1988年,澧县彭头山发掘出土了距今约9000多年的稻谷遗存,将中国稻作历史往前再推2000多年。

在澧县之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距今约7000年的水稻,一举打破“水稻起源在印度”的说法,已经够给中华民族的稻作发展史长脸了。

澧县这9000多年的稻作一出,直接震惊世界。

这还不算完。

此后,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世界最早,距今约6500年的古稻田,出土了稻、瓜等170多种人工种植和野生植物籽及猪、羊、狗、鹿等20多种家养和野生动物骨骸。

距离城头山遗址1公里的地方,发现距今约8000年的人工栽培稻;

距离城头山遗址10多公里左右的地方,发现了距今约8000年的大量稻田实物标本,40%的水稻有人工栽培痕迹,且搭配了水坑和水沟等原始灌溉系统。]

种种迹象表明,距今8000多年前,靠着驯化水稻的技能,澧县人就站在了世界农业文明史的顶端。

城头山博物馆内景,图源于湖南日报

食物上有保障,意味着人类可以实现定居生活,人口规模扩大。

所以,距今6300年前,澧县城头山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城”。

这座城,城墙的墙基宽达37米以上,护城河有40米宽、深3米多,安全系数比战国时期的城墙都不逊色。

城内还有公共食堂、祖庙、氏族墓葬、大型祭坛,具备了文明古国的雏形。

食物、安保都有保障,澧县人在刚需住房上也走在世界前沿。

与城头山相距13公里的鸡叫城,考古发现了距今4700年前的史前豪宅,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木结构建筑,刷新了我国木构建筑史。

所以,在澧县挖一挖,一个洛阳铲下去, 就可能更新历史。

官方数据显示,澧县目前已发现700多个新旧石器遗址,夸澧县是华夏史前文明的博物馆,丝毫不为过。

绿色澧南 图源于澧县政府官网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会好奇,中国县城那么多,为什么偏偏是澧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城?

这当然是老天爷赏饭吃。

湖南是典型的多山省份,七山二水一分田,全省的山地丘陵面积占了近70%,平原面积少之又少。

澧县就那么幸运,背靠澧阳平原好乘凉,在这块好种粮的平原上,一次次刷新世界农业发展史,更落地了袁隆平爷爷心心念念的千亩超级稻试验田。

别看澧阳平原面积小,不到700平方公里,但它是“鱼米之乡”湖南的精华,被誉为湖南的“两河流域”。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澧阳平原发现了近600个史前和商周时期的遗址,是湖南目前最密集、文化序列最清楚的遗址古迹。

澧县风光,图源于澧州文化

所以,行政区域占据了澧阳平原大部分面积的澧县,成为华夏农业文明的开端,也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澧县的第二个标签,是一串葡萄。

晶莹剔透,颗颗饱满,脆爽香甜。

大家进商超、水果店看见的网红水果“阳光玫瑰”,就可能是澧县产的。

10000年前,澧县奠定了农业立县的基调。到现在,澧县的农产品依然能在中国农产品图谱上留下姓名。

澧县生产的阳光玫瑰,现在代表的是南方地区葡萄的最高水平,目前已占领北上深广、武汉、长沙等一、二线城市葡萄市场50%以上的销售份额,并实现出口。

现在的澧县,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

澧县被誉为南方的吐鲁番,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说到这里,大家心里面是不是有疑问?

按理说,吐鲁番的葡萄甜,主要是当地阳光充分,气候干燥且日夜温差大,能有效沉淀糖分。

湖南的夏天,虽然也有高温,但气候又闷又湿,正常来说,这样的气候环境,葡萄能活着都是万幸,还怎么能影响全国葡萄价格呢?

这就不得不提,澧县葡萄背后的科技狠活儿了。

从1986年开始种葡萄,澧县就第一时间跟湖南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澧县出研究试验田,农大出技术攻关成果,双方一起编写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这些规程现在也被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颁布为省级标准。

以潇湘眼粗略的总结,过去40年,澧县葡萄能从0起步到占据市场。成长轨迹主要在两方面。

一边是培育的品种在持续进化,从巨峰葡萄,到红地球、红宝石无核、美人指,再到阳光玫瑰。

确保澧县的葡萄选品不仅能活得倍棒,味道倍好,市场地位也一直走在市场前沿。

澧县的阳光玫瑰 图源于潇湘眼/凌平

一边是澧县葡萄产业背后的技术团队在日益庞大。

从湖南农业大学,到中国农业大学,再到与湖南省葡萄协会、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深度合作,全力提升葡萄产业技术水平。

现在,澧县已经是南方地区最大的葡萄种质资源圃和良种繁育圃,保存了1800多份种质资源,每年能繁育20多万株优质种苗。

所以,从2011年开始,“澧县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后,成长进度一路火花带闪电。

今年,澧县葡萄的总产值突破40亿元。葡萄的亩均产值也从昔日的4千,一路跃升到5万。

澧县的第三个标签,是一块墨池。

这块墨池的起源,来自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给大家分享一个热知识:我们因为一篇《岳阳楼记》,都想着念着要登上岳阳楼,去看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但作者范仲淹,这辈子都没去过岳阳楼。

潇湘眼有理由怀疑,范仲淹能在《岳阳楼记》里写下如此到位、形象的景色描写,大概率是因为小时候曾生活在澧县,跟站在岳阳楼上一样,看过同一片洞庭湖。

范仲淹雕像 图源于网络

也是在澧县,范仲淹刻苦勤学,为澧县留下千年文脉——洗墨池。

南宋时期,有敬仰范公的有识之士,在洗墨池边创建范文正公溪东书院;清代乾隆年间,澧县人在原地重建一座澧阳书院。

湖湘经世学派创始人陶澍,也就是左宗棠的亲家、曾国藩的半个人生导师,曾在澧阳书院当了三年老师。

到了民国初期,澧阳书院改为新式中学,“澧州官立中学堂”。到现在,澧阳书院成了澧县一中。

如果较真一点说,现在的澧县一中,是百年学堂,也是千年学府。

所以,澧县一中的校友群,精英荟萃。

有唯一一位,被孙中山称为“开国元勋”的辛亥人物蒋翊武;

有领导过运载火箭计算机总体逻辑设计,中国科学院院士沈绪榜;

澧县风景,图源于澧县政府官网

有开创转基因鱼研究,被《纽约时报》评价领先美国三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

有完成中国第一部土壤水动力学专著,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志栋,

以及国家级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曹俊等等。

到现在,每年高考,澧县一中都能为清北等985顶级学府输送大量人才。今年高考,澧县一中上600分的学生接近300人,高考最高分是688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也理解了澧县作为农业县,在经济上能比肩工业县的关键了。

中国一直是一个重视“传承”的国度,从古代农耕社会到现在,“耕读传家”都是重要家风。

这样的家风,要求后代子孙既要勤劳,有谋生能力,也要勤学,有知识修养。基本锚住了一个家庭向上发展的根本。

对县域发展来说,同样如此。

澧州夜景 图源于澧县政府官网

澧县人从万年前与天斗,成功培植出人工栽培稻开始,就把努力融进骨血里,在谋生能力上,有“湖南犹太人”的美誉。

到重视教育,让一代代澧县人走出澧县,或名垂青史,或扬名国际,继而反哺整个县城持续向上。

像澧县人高云安,在长沙奋斗出百亿资产,商业版图覆盖机械制造、物流、酒店、贸易等领域,公司开发的运达国际广场,五星级酒店运达喜来登酒店都成了城市地标。

他也为家乡带来一座座地标式建筑,建星级酒店,投项目、修路,维修澧县文庙,修建了多所中小学等。

这样上下一心,自然能让每一个澧县人,开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传奇。

Tags: 城市观察  常德  澧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