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湖南 > 社会
不要论文、不问身份、不管年龄!湖南79人获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潇湘眼杰
2023-05-31 10:47:08
阅读:2214
来源:华声在线/王智芳 曾鹤群
提要5月30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2023年湖南省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共计79人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5月30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2023年湖南省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高级研修班圆满结束,共计79人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激发乡土人才活力,省人社厅持续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于去年举办了第一期湖南省乡村振兴技术技能人才高级研修班,专项调训长期扎根基层的农民学员。今年3月16日,第二期研修班在湘西州十八洞村举办,内容包括乡村振兴相关政策解读及最新惠农政策实际应用,农业企业领导力与团队建设,农村电商运营与管理,“互联网+农产品”品牌塑造,农村实用种植、养殖、加工技术等。培训考核合格的,直接认定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可享受我省在创新创业、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的政策倾斜,并能享受后续给予的创业兴业系列帮扶。
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评职称”采取以培代评方式,不要论文、不问身份、不管年龄,不填表、不报材料、不交费,只考察是否长期扎根乡镇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否技能、手艺、能力水平高、带头致富贡献大、得到当地群众社会认可。这不仅是对农民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给予农民的荣誉和鼓励,能够激发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为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据了解,为培育好乡村人才成长土壤,2023年,省人社厅支持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建立国家开放大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湖南开放大学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践)基地。两个基地将结合我省实际,拓展湖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大力推行“学历证书+技术技能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完善“以培代评、培评结合”人才培养评价新模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关文章
随机图文
-
湖南生物医药产业链培育一批重点品种 力争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到2400亿元
力争到2025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到2400亿元。 -
楼市回暖,业务倍增 省直公积金业务办理出现“约号难”
受楼市回暖和公积金惠民政策影响,湖南省直单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贷款业务办理量短期内大幅提升。 -
前8月湖南出口总额4458.7亿元 同比增长21%
1至8月,湖南省进出口总额4458.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1%,总量排全国第14位。 -
衡阳高新区:校企联合实训,赋能人才留衡就业创业
欢迎更多南华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来到高新、选择高新、扎根高新,在园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找到努力方向、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