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头条 > 文体
这部电影“逆跌”!最高检连发两篇影评
奔跑的小马
2024-02-15 22:42:26
阅读:2337
来源:中国新闻社
提要

春节档电影正如火如荼上映中
社交媒体也一直被《热辣滚烫》
和《飞驰人生2》等热门电影霸屏
2月14日
《第二十条》也登上了微博热搜
据灯塔专业版
截止2月13日21时
影片《第二十条》13日(大年初四)
票房超12日(大年初三)1.426亿
连续2天实现票房逆跌!
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
截至2月14日10时55分
影片《第二十条》票房突破7亿
据@电影第二十条 官方微博消息
2月13日
该片已吸引超千万观众观看
多项指数实现逆跌
影片参考昆山反杀案、涞源反杀案等
现实中的真实案例
2024年大年初一,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第二十条》正式上映。该片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
影片讲述挂职检察官韩明人到中年,想在事业上最后拼一把,不料卷入一起分歧巨大的案件。他排除各方干扰,守住法律底线,准确适用法律,还当事人以公道。
正当防卫,是贯穿电影《第二十条》叙事始终的关键词。韩明的儿子看到有同学被霸凌,勇敢伸出了援手;公交车司机张贵生看到女乘客被男子欺负,激愤下将男子砸伤……
电影以现实题材、小人物视角为切口,通过艺术的形式讲述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
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制片人张婷婷表示,“我们在创作之初就是想弘扬‘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理念,激活沉睡的法条,制止不法侵害,弘扬正义和见义勇为精神。”
张婷婷透露,影片中的案例参考了昆山反杀案、福州赵宇案和涞源反杀案等现实中真实案例。
影片高度还原了现实中的办案检察官,他们也有工作压力和生活中的日常琐碎,人到中年升职的压力、孩子升学的压力,检察官也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这在电影中都以稍带诙谐的方式真实地予以呈现。
最高检连发两篇影评
对于这部电影,最高人民检察院连发两篇影评,指出电影中的故事“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百姓身边的事情,看似遥远,却时时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2月11日,最高检发布署名为纪丙学(最高检第一检察厅)的影评《推卸与担当》。
文章称,虽然1997年刑法规定了较为完善的正当防卫制度,但相当一段时期却是“沉睡条款”。
2018年,昆山反杀案唤醒了刑法关于正当防卫这样一个“沉睡条款”以后,近年来,司法机关又依法办理了赵宇见义勇为案、河北涞源反杀案、浙江盛春平案等一批社会高度关注的正当防卫案件。
正当防卫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实际上反映出了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更高的需求。检察机关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弘扬社会正气,“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逐渐深入人心,更成为检察官办理这类案件必须遵循的法治理念。
一个个案件是沉重的,似也颇具无奈。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失守,失去的可能就是民心。庆幸的是,正因为有韩明、吕玲玲等一批检察官、警官坚守初心,最终使得正义得以伸张,恶行得到惩处,使得我们在沉重和无奈中感受到了希望。
2月12日,最高检发布署名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三级高级检察官刘哲的影评《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
文章作者称,第二十条指的就是刑法第二十条,也就是正当防卫的这个条款。这个条款是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
内容大致都是知道的,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它的本质含义,以及那沉甸甸的分量。
它砸在人头上,就是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是一个家庭的命运,以及名誉、尊严、自由这些最可宝贵的东西。它会影响一个人的是非观和正义感。
为什么说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因为它关系到是非、公道和人心......尊重和理解都是双向的,只有司法者发自内心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办案,不畏千难万险秉公执法,才会让公众信仰法律,相信法律,相信法治的精神能够确定性地实现。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法律是公道自在人心。
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
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



相关文章
-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建初接受湖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前10月湖南外贸企业共享受关税减让近9亿元 长沙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683份
- 重磅!湖南出台首个支持氢能发展专项政策,打造“一港两廊多区”
- 为什么挪威总是高居冬奥奖牌榜首
- 长沙:办业务少出门,这些交管业务都能网上办理
- 湖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3000列 14条常态化线路,通达亚欧大陆近100个城市
- 8月8日,湖南这些高速公路出入口管控(新增长沙)
- 湘鄂两省力争明年互送游客10万人次
- 截至5月29日,长沙累计有2513套存量房申请供作租赁住房
- 江苏常熟经开区:念好“引、育、用、留”四字经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